俗话说:“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人生如钟,要想发出声响,做出成绩,就必须积极主动、坚持不断地学习。
在新郑工厂三车间,就有这么一位金星人,把这句话做到了极 致。
杨党耀——郑州公司三车间灌装机维修工。93年便进入金星集团郑州工厂工作,数十年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维修技术,全力了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也为集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维修技术人才,荣获金星集团2020年度特殊贡献奖。
立足本岗,不断学习
1993年,杨党耀经人介绍来到了金星,进入车间干起了操作工。虽然对彼时的他来说这份工作已经很好了,但是他却并不满足于此。
日复一日的工作让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渐渐对手中的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想:要是既能开机器,又能修机器,这对于自己来说不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吗?
于是,工作之余他便慢慢开始琢磨起了机器的维修,经常看维修班的同事工作,不懂的地方问明白了之后立马在心里记下。
这一切都被车间领导看在眼里,看到杨党耀这么上进,于是专门给他找了个师傅,手把手教他机器的维修。杨党耀格外珍惜这个机会,经常连饭都顾不得吃就在那里练习机器的安装和调试... ...
勤学苦练,勇拔头筹
每天一进车间的门,他就会立马开始进行例行检查,观察各机台的灌装液位以及压盖情况,以及机器运转是否平稳,有没有故障隐患点、易损件是否需要更换等等。
等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忙完了,不管车间哪里需要帮忙,他都会立马赶过去。而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在尽快恢复生产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更多机修方面的知识。
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慢慢的,杨党耀也从一名机修方面的“门外汉”变成了沉稳干练的“老师傅”,各个分厂经他带出来的徒弟都变成了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多年的技术积累造就了他过硬的专业技能,在集团举办的灌装机修工技术比武大赛上,杨党耀更是荣获了第1名的好成绩。
忘记荣誉,奋斗未来
荣誉只属于过去,不断学习才有未来。
除了实地工作,杨党耀每天都会在公司组建的技术交流群里分享。他说:自己知道的再多也终归是有限的,只有不断交流才能获得新知识。
在新郑工厂的建设中,杨党耀更是充分发挥了金星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不分白天黑夜,吃住都在厂里,跟同事一起把生产线一点点建设起来,为新厂区的顺利投产作出了很大贡献。对于自己的这份功劳,他也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都没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当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杨党耀说现在厂里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了,自己还需要立足本岗、不断学习新技能,希望自己在往后的工作中能跟同事取长补短,不断超越自己,为金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审核:王文艺
编辑:张园玺(图文来源:金星啤酒官方公众号)